中医药文化
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文化

泸西县中医医院儿科三伏小儿鼻炎贴——益气健脾,专治小儿鼻炎咳嗽

2024-07-10 17:39 发布人:guoyiAdmin 浏览:

  三伏贴是一种中医外治疗法。它是由中草药制成贴剂,贴于特定的穴位或身体部位,通过渗透皮肤、刺激经络穴位等方式来发挥作用,来达到冬病夏治的作用。

  你的宝宝经常鼻塞、流清脓鼻涕,无法睡眠或睡眠不安吗,反复呼吸道感染、长期咳嗽,让您焦心吗,冬病夏治,泸西县中医医院推出三伏贴之鼻炎贴,专治小儿鼻炎、咳嗽,欢迎前来体验。

 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,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,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,又称“天灸”“三伏贴”。

  此疗法源于中医学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以从其根”的思想,具体方法源自《张氏医通》的白芥子涂法,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、顽固性疾病。

  中医适应病症:

  三伏贴适宜素体阳虚的人。他们的主要表现就是面色苍白、怕冷、四肢冰凉、自汗。疾病症状遇寒就加重,如在冬季或气温降低的时候,疾病所表现出的症状剧烈、持续时间长。80%的鼻炎、哮喘患者都属阳虚体质,入冬后,无论是咳嗽、喘的幅度都明显加大。

  三伏贴可祛除伏痰、扶助阳气、增强体质,使冬季发病症状减轻,或不再发病。

  西医适应病症:

  1. 变应性鼻炎、慢性鼻窦炎、慢性咽喉炎;

  2. 慢性咳嗽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、慢性阻塞性肺病;

  3.小儿体虚易感冒者,反复呼吸道感染者;

  近年也有专家探索将其用于骨关节炎等疾病。

  一般在每年夏季,农历三伏天的初、中、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(如果中伏为20天,间隔10天可加贴1次)。在三伏天期间也可进行贴敷,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—10天。

  “伏” 标志着一年里最炎热的时期。伏的确立是按照干支纪日来推算的。从夏至日开始计算,第三个天干为“庚”的日子叫“初伏”,过十天逢第四个庚日为“中伏”,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“末伏”,总的叫三伏。

  2024年贴敷时间

  伏前:7月5日-7月14日

  初伏:7月15日-7月24日

  中伏:7月25日-8月4日

  中伏加强:8月5日-8月14日

  末伏:8月15日-8月24日

  一天中最佳时间:09:00-15:00;

  贴敷时间:

  ①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—6小时,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.5—2小时。

  ②具体贴敷时间,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。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,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,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,可自行取下。贴敷的最佳时间为去药后局部潮红,有热痛感,几天后脱一层薄屑或有细小水泡。

  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。疗程结束后,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,以巩固或提高疗效。

  皮肤反应:

  虽然贴敷疗法最早也叫发泡疗法,因为当时认为皮肤起泡后治疗效果更好,但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,现在则以不起泡而达到治疗效果为目的。而且穴位贴敷部位水泡的出现与否,主要与患者的体质差异及贴敷治疗的时间长短有关,不可盲目追求起泡。

  贴敷部位如果出现小的水疱,一般不必特殊处理,让其自然吸收。或者给予湿润烧伤膏外涂以减轻不适感。大的水疱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部,排尽液体,消毒以防感染。破溃的水疱应做消毒处理后,外用无菌纱布包扎,以防感染。贴敷后,局部皮肤出现严重红肿、大水疱、溃烂、疼痛,皮肤过敏,低热。应到专业医院寻求治疗。

  注意事项:

  1.要保持连续性。

  2.抓住有利时机。

  3.遵守固定疗程。

  4.远离空调。

  5.吃清淡饮食:饮食调养以清心防暑、滋阴生津为主,不宜过食肥甘厚味。绿豆、莲子、薏仁、蔬菜、瓜果、百合、玉竹、瘦肉、鳝鱼、鸭肉等较适宜。

  6.保证充足睡眠。

  三伏至,养生至

  中医学认为,人体阴阳气血的盛衰依季节变化而不同,故疾病的发生、治疗亦应随季节变化而有差异。一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疾病,发病的根本原因在于机体阳气不足,同时又受到外界寒邪侵袭。三伏天不要错过的三伏贴,给自己和孩子补足阳气,高效预防和治疗冬季好发疾病。

中医药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