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体聚焦
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媒体聚焦

又到一年吃菌季,安全知识不能忘!预防野生菌中毒

2021-08-01 14:21 发布人:赵春艳 浏览:

   7月,云南进入雨季,随着雨水到来的还有让云南人欲罢不能的野生菌。有人开玩笑说:“你让云南人6点钟早起去追星是不可能的,但是要去山上捡菌子的话,4点钟他就已经在山脚等你了。”虽然是玩笑话,但是也足以窥见云南人对野生菌的钟爱。然而,不是所有的野生菌都是山珍美味,其背后也“暗藏杀机”。

  每年“食菌季”,野生菌中毒、死亡事件屡屡发生。预警当前,却还是有人认为,自己吃菌这么多年,早已练就火眼金睛,绝不会“踩雷”,甚至还总结出了一套鉴别菌子有没有毒的方法。然而,这些所谓的独门秘籍并没有用,实则“毒门秘籍”。
错误说法一:不生蛆、不生虫的有毒;虫子会吃的就是无毒的。
【正解】这个说法并不准确,这和菌子的生长期有一定关系。菌子到了成熟期,会自然散发出香味,从而吸引昆虫来取食。有些菌子有毒,但也会有虫子来吃。如白鹅膏,虫子吃完后不会立即中毒死亡,它的毒性具有延时性。蘑菇上有虫子吃过的痕迹,人们不知道误食后,一样会中毒。
同一种蘑菇很可能是“彼之砒霜,我之蜜糖”。1996年,法国科学家研究结果表明,大多数对果蝇致命的蘑菇对人是无毒的。如红绒盖牛肝菌,对果蝇是剧毒,但人却可以吃。
错误说法二:无毒菌子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栎树上,有毒菌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。
【正解】这个完全没有道理,是一种经验之谈。例如,鬼伞菌就生长在草原、旷地,有动物粪便的肥沃地上,但这种菌子是有毒的。
蘑菇生长环境中的高等植物,尤其是与很多种蘑菇共生的松树和栎树(泛指壳斗科植物),都不能作为蘑菇无毒的判断依据。
错误说法三:有鳞片、黏液、菌托和菌环的菌子是有毒的。
【正解】有黏液的菌子种类虽然很少,比如粘盖奥德蘑,它表面有一层透明的、厚厚的黏液,但却是可以吃的。再如乳牛肝菌,新鲜的时候表面也会有黏液,很粘滑却可食用,所以不能一概而论。
生有菌托和菌环、菌盖上往往有鳞片,是鹅膏属的识别特征,而鹅膏属是伞菌中有毒种类最为集中的类群。按照“有菌托、菌环和鳞片的蘑菇有毒”的鉴别标准,可以避开包括白毒伞和毒蝇鹅膏在内的许多毒蘑菇。云南野生菌中毒事件90%都是由鹅膏属菌引起的,它和鸡枞很相像,人们容易误食。
但同样有菌环和菌托的红黄鹅膏菌,也是很美味的一种食用菌。
错误说法四:煮时银器、大蒜、米饭变黑的有毒。
【正解】银器、银针试毒,在很多电影、电视中经常出现,似乎是一种极其灵验的验毒方法。银器验毒的原理,是银与硫化物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。古代提炼的砒霜纯度不高,伴有少量硫和硫化物,用银器有可能验出。但是,所有毒蘑菇都不含硫或硫化物,不会让银器变黑。至于让大米、大蒜变黑的说法,没有任何证据。
与大蒜同煮可以解毒的说法危害更大。有些蘑菇的毒素可以经过一定的煮、炒后被破坏,但也有的毒素特别耐煮。鹅膏所含的毒素可分为毒伞素、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三种,化学性质稳定,耐高温、耐干燥和耐酸碱。剧毒鹅膏用高压锅煮一天,毒素也不会被破坏。

吃菌子中毒怎么办

  凡是在吃过菌子10分钟后至72小时内,有头昏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腹泻、烦躁不安或其他不适者,首先可以采取催吐的办法进行自救,随后应立即就医。
同餐进食者不论症状轻重,均应立刻到附近的医院进行观察诊治。
催吐: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。可用手指按压舌根即可引起呕吐。可反复多次,尽量把胃内食物呕吐出来,以减少毒素吸收。
立即就医:中毒后立刻到正规医院救治,最好携带剩余菌子样品,以备鉴定菌子的种类,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。